觀音意象
觀音區簡介 本區昔日有魚米之鄉美譽,近年來著重於高經濟作物開發及休閒農業規劃,著名農作產物以蓮花、西瓜、洋香瓜、薰衣草、向日葵、火龍果、牧草等為主。 本區同時為北部最大工業區所在地,桃園科技園區及觀塘工業區亦正積極開發中,觀音工商並進的都市開發政策,是未來區政推展重點,期本區能真正成為「在地人的好所在、外出人的新故鄉」。 | ![]() |
前清朝時期,稱為「石觀音」,因一農民拾獲一塊白石似觀音菩薩而得名,至民國 9年改稱為「觀音」。甘泉寺供奉觀世音菩薩,旁邊有一口井,無論乾涸多久,井水總是滿的,甘泉寺香火鼎盛,尤其在特殊的日子,膜拜人潮絡驛不絕。 觀音區面積 87.98平方公里,人口數6萬餘人,密度低、海岸線長,東北季風強,岸邊形成沙丘景觀,是地形上一大特色。 百年古蹟-白沙岬燈塔,日據 31 年(1898)動工, 34年(1901)竣工,是典型沙岸景點。淺灘遼闊,夜航船舶擱淺,燈塔引導船隻安全。大正元年 (1911)用石油白熱燈,民國45年改為三等旋轉透鏡電燈,白虹換色閃光、每20秒閃一次,光力白光一百萬燭光,紅光參拾壹萬燭光。燈塔園區內有一座百年歷史的日晷,利用太陽照射留下的影子,訂出東、西、南、北的方向和緯度,燈塔頂端有很大的水晶玻璃,共有19層,層數越多,放大率越大,周邊有古老的榕樹,蒼綠濃蔭,高聳直立,屹立不搖。 開發工業 新興四竄 朝氣蓬勃 觀音工業區 644公頃,創造就業機會,預定填海造陸國際港1290公頃,大潭工業區182公頃,觀塘工業區230 公頃,桃園科技園區280公頃中之環保科學園區規劃綠地建築物、觀音溪護坡綠美化、垃圾環保處理等;並積極爭取中央大學分校進駐,設置風力發電機組38座。供應電力,成為一個觀光旅遊景點,產官學並重。 孕育埤塘文化,每年蓮花季〈6月~9月〉湧入人潮40多萬人次。觀音區昔日有魚米之鄉美譽,近年來著重高經濟作物開發及休閒農業規劃,著名農作物有蓮花、西瓜、洋香瓜、薰衣草、向日葵、火龍果、洛神花、牧草...等 1999年一群志同道合的農友,選定地點,開始培植蓮花,發展迄今,續效顯著;配合自行車專屬道12公里串連蓮園場,騎鐵馬尋幽探古。有「北觀音、南白河」馳名遠播。蓮花品種大質蓮,建蓮,石蓮,睡蓮,牡丹蓮,娃娃蓮‧‧‧等,蓮花全株是寶,樣樣可用,作成蓮花大餐,可大快朵頤。 觀音農園場約有30多處,75公頃,各有各之特色與風格,有玻璃咖啡屋,稻草博物館,維妙維肖,各式冰類,枸杞麵,羊奶,麵包‧‧‧等 晨曦蜀光,從雲縺中鑽出,蓮葉花上露珠晶瑩剔透,蜂兒採蝶呼風引伴,馬聲蟬聲相互呼應,漸漸綻放花瓣‧晚霞餘光與蘭天花海相輝映,倘佯大自然,美不勝收。 | |
河川水利 | |
桃園區目前有一條主要河川、五條次要河川、六條普通河川及南崁溪與埔心溪支流,其中流經觀音區之河川為觀音溪、富林溪、大堀溪與新屋溪 ( 如下 ) 。 本區水資源之利用以農林漁牧用水居多,擁有全市最多之埤塘數,埤塘乃為漢人為解決農作水利灌溉所設,目前本區灌溉系統主為桃園大圳,引用水源為大漢溪。 | |
|
河川等級 | 河川名 | 流經鄉鎮市 | 長度(KM) |
---|---|---|---|
普通河川 | 富林溪 | 觀音 | 14.75 |
普通河川 | 大堀溪 | 平鎮、觀音 | 18.59 |
普通河川 | 觀音溪 | 新屋、觀音 | 7.80 |
普通河川 | 新屋溪 | 新屋、觀音 | 13.59 |
最後更新日期:110-07-06
瀏覽人次:25855 人